ASCO18中国之声|高全立教授团队:应用50-100mL外周血快速扩增的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肿瘤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7/12 13:39:18  浏览量:2496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5日,第5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18 ASCO)年会在芝加哥盛大召开。本届ASCO年会上,河南省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科高全立教授团队开展的“应用50~100 mL外周血快速扩增的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白血病及淋巴瘤”的研究入选壁报展示(摘要号:7034)。6月4日上午,《肿瘤瞭望》在ASCO壁报交流现场第一时间邀请高全立教授就该研究的背景、特点、意义及创新性等方面的做了简要介绍。

 
高全立教授代表团队交流壁报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细胞的中文名字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它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使T淋巴细胞携带能识别B细胞特有抗原的嵌合蛋白,进而使T淋巴细胞能选择性地杀死B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细胞,并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自主扩增。现在国际上常用的CAR-T细胞制备方法过程繁琐,成本高昂。
 
高全立教授团队仔细研究国外CAR-T细胞制作的原理和流程,结合自己实验室多年制备免疫细胞的经验,成功探索出CAR-T细胞的简易制备流程:只需抽取患者50~100 mL外周血,无需单采机采血,对患者损伤小;培养周期短,短期培养7~10天就能得到足量的CAR-T细胞,减少了因培养时间长使患者病情进展而失去治疗机会的发生率。该方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患者淋巴细胞采集过程中的痛苦,缩短了CAR-T细胞的制备时间,降低了细胞制备成本,有利于CAR-T细胞治疗的推广应用。
 
研究概要
 
本届ASCO大会上,高全立教授团队报告了应用50~100mL外周血快速扩增的CAR-T细胞对复发难治B细胞肿瘤的治疗效果。具体研究流程为:对于符合入组的患者,抽取50~100 mL外周血,体外培养7~10天,细胞质控合格后回输给患者,回输剂量为1~3x 106/kg的CAR-T细胞,所有的患者回输前均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预处理。
 
CAR-T细胞体外培养7~10天后能达到5×108数量级,培养成功率将近100%。本研究中入组了29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肿瘤患者(1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12例B细胞淋巴瘤)。1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除1例因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死亡外,其余16例患者均达到了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或完全缓解但血细胞计数恢复不完全(CRi),其中15例患者达到了微小残留病灶阴性的CR。
 
3个月总缓解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为71.4%。12例患者发生了CRS,11.76%的患者发生了4级及以上的CRS(CTCAE V4.0)。12例B细胞淋巴瘤2个月评估时,4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进展。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5%和50.0%。16.67%的患者发生了3级以上的CRS。
 
典型病例1
 
26岁男性急性淋巴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给予CAR-T细胞治疗后,骨髓肿瘤细胞消失,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阴性。截止目前,患者持续缓解已达20个月。
 
 
典型病例2
 
50岁男性弥漫大B性淋巴瘤患者,多线化疗及放疗后治疗失败,应用CAR-T细胞治疗后3个月复查,肿块完全消失达完全缓解。
 
 
高全立教授点评
 
CAR-T细胞治疗是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被ASCO评为2017年度肿瘤治疗的最重要进展。CAR-T细胞治疗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治疗急性白血病甚至能达到80%以上的完全缓解率;但CAR- T细胞制备过程复杂,培养周期长,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CAR-T的制备一般需要用单采机收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实验室中对T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再将CAR-T细胞大量扩增,最后将CAR-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这一过程一般需要2到3周。
 
目前FDA只批准CAR-T细胞用于2线治疗失败后的白血病及淋巴瘤,这类患者很多进展速度较快,因此细胞制备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经FDA批准的两款CAR-T疗法定价分别为治疗一次47.5万美元和37.3万美元,如此高昂的价格患者和医保都难以承受。
 
因此,简化CAR-T细胞制备流程,缩短培养时间,降低成本,使CAR-T细胞免疫疗法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团队探索了CAR-T细胞的简便培养流程,缩短了CAR-T细胞的培养时间,降低了CAR-T细胞的制备成本,而临床疗效似乎不劣于国外的同类产品,因此该技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专家简介
 
高全立
 
主任医师,博士
河南省肿瘤医院生物免疫治疗科主任
河南省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及肺癌学组副组长
CSCO肿瘤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肿瘤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
 
1999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肿瘤免疫学硕士学位,2007~2011年曾先后2次到挪威奥斯陆大学肿瘤医院免疫科及细胞治疗科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建立了河南省首个临床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专科,最早报道了PD-1抗体联合免疫细胞治疗肾癌效果优良。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高全立CAR-T细胞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