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名家访谈|路瑾教授: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亮点回顾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12/31 16:54:32  浏览量:1835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在刚刚结束的第60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多发性骨髓瘤(MM)领域的进展值得关注,亮点内容涉及从MM的诊断,到冒烟型骨髓瘤(SMM)的管理,以及症状性MM的单抗治疗和维持治疗等话题。本刊记者在大会现场邀请到我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路瑾教授进行了精彩盘点。

路瑾教授
 
诊断进展
 
随着对MM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新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对于MM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Daratumumab在全球应用已超过52,000例,覆盖已相当广泛。由于Daratumumab是IgGκ型单克隆抗体,在免疫固定电泳中有可能与IgGκ型MM的病理性单克隆球蛋白造成混淆。对此,有必要对疗效评价手段进行改进。有研究者提出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更好地区分单克隆药物和病理性球蛋白,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当然,Sebia公司的技术Hydrashift对CD38单抗提前进行螯合,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循环游离DNA(cfDNA)检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cfDNA检测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但国外一些大型临床试验已经将其纳入设计——比如抗CS1单抗Elotuzumab+Rd方案治疗高危MM临床试验就已纳入cfDNA检测,并发现其与疗效有较好的相关性。
 
此外,低剂量CT替代普通平片作为MM患者的骨筛查在这次继续教育中再次强调,关于影像手段的选择今年IMWG将会有指南发布。
 
阻截SMM向MM进展
 
SMM是MM前阶段,我们尤其希望在这个阶段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其向症状性MM进展,从而在MM较少突变的情况下达到根治MM。关于高危SMM的治疗,本届ASH上公布了2项临床试验数据,分别应用Elotuzumab+Rd及伊沙佐米+Rd方案对高危SMM两个2期临床试验。ORR分别为84%和89%,其中Elotuzumab+Rd的3年PFS为95%,随访仍在进行当中。对比历史资料,Rd治疗高危SMM的ORR在80%左右,3年的PFS也在80%,虽然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但在Rd的骨架上加入第三个药应该有助于阻止高危SMM进展。
 
症状性MM的单抗治疗
 
在MM领域,单抗类药物/治疗大放异彩。其中包括CD38单抗Daratumumab、MOR202、Isatuximab,靶向BCMA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BiTE)。Daratumumab依然是热点。Daratumumab联合VMP或Rd可能成为初治不适合移植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初治适合移植的患者,Daratumumab+VRd方案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巩固治疗结束时VGPR以上疗效为100%,CR率为63%,MRD阴性比例高达50%。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感染的发生率也较高,可能跟Daratumumab与来那度胺联用骨髓抑制较重有关。另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是关于Daratumumab+BCD方案的,>VGPR在44%。未来的治疗模式将会因单抗类药物的发展而改变。单抗类药物将成为初治患者的第四个基石类药物。
 
此外,靶向BCMA的CAR-T依旧是ASH中的亮点,尤其是来自中国的3项口头报告,ORR在80%左右。学者正致力于通过增加抗原刺激、改善微环境进一步增加CAR-T治疗的有效性。甚至有学者认为CAR-T会取代ASCT成为MM治疗的基石。
 
维持治疗
 
MM3对比了伊沙佐米对比安慰剂维持的效果,伊沙佐米维持将带来5个月的生存优势。另一项试验对比了Rd和R单药维持的效果,证实了减少维持治疗中激素的应用将获得同样的疗效。
 
作者简介
 
路瑾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主要进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淋巴瘤、细胞免疫治疗等的临床以及实验室的研究。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副会长兼骨髓瘤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组织细胞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多发性骨髓瘤联盟理事
中国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淋巴瘤学组 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原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协作组成员
九三学社人民医院支社主委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路瑾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