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JAK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数据不断更新,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治疗迎来了新的突破。2016年12月5日,正值第58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召开之际,本刊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肖志坚教授进行专访,分享并解读本次年会上关于MPN领域公布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实际临床经验,为我国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宝贵建议。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MPN的诊断方面,2016 WHO标准在MPN的分类和诊断上都有所更新,其中PMF首次明确区分了prePMF和overt PMF。在预后方面,基因突变的预后价值需要重视。在MPN的治疗上,芦可替尼作为新的MPN治疗药物,已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可显著缩小脾脏,降低疾病负荷,延长生存,改善或稳定骨髓纤维化程度。
芦可替尼改变骨髓纤维化治疗格局
芦可替尼(Ruxolitinib)是一种选择性、强效JAK1/2抑制剂,是首个被FDA以及EMA批准用于骨髓纤维化(MF)治疗的药物。目前,关于芦可替尼治疗MF的多项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在ASH会议上也不断更新报道。
1.芦可替尼可改善MF患者的长期生存
肖教授首先分享了大会新公布的关于COMFORT I/II研究的5年随访数据(大会摘要号:3110),显示了芦可替尼在改善MF患者长期生存方面的最新证据。
在ITT人群中,芦可替尼治疗组的死亡率相较于对照组降低了30%,有显著差异,中位生存时间从对照组的45.9个月延长至芦可替尼组的63.5个月。如果排除交叉入组的干扰,采用RPSFT法分析时,芦可替尼组的生存优势更加明显,中位OS从对照组27个月延长至63.5个月(见下图)。由于研究中对照组多数患者在治疗中均交叉至芦可替尼组,这种生存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治疗延迟所致。所以,此次分析结果一方面再次证实了芦可替尼延长MF患者生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应及早开始芦可替尼治疗,以使患者得到最大获益。
(5).jpg)
2.芦可替尼可逆转或稳定骨髓纤维化水平
在COMFORT I试验中发现(大会摘要号:1949),芦可替尼治疗使33%患者骨髓纤维化程度改善,49%患者处于稳定,即82%的患者接受芦可替尼治疗后骨髓纤维化的进程会停止,甚至好转(见下图)。
.jpg)
3.芦可替尼改善MF患者脾大及疾病相关症状效果显著
此外,肖教授提到了另一项国际性大型、多中心、单臂研究(JUMP研究,大会摘要号:3107),结果表明芦可替尼治疗MF患者可显著减轻脾大和其他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该研究共纳入来自26个国家的2233例MF患者,包括中危-1且脾大、中危-2和高危有/无脾大者。目前所有患者已经完成至少1年随访。结果显示,第24、48和72周, 分别有56.6%、61.6%和70.2%的患者脾脏长度缩短≥50%;此外,23.7%的患者脾脏肿大完全缓解,超过40%的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安全性方面,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事件,但极少导致停药,非血液学毒性很低,感染也较少。这些结果与COMFORT- I/II一致。
芦可替尼临床治疗的时机
肖教授表示,本届大会几项新的研究数据均提示,对于MF患者应当尽早开始芦可替尼治疗,可使患者获益更大。此外,对于移植前的芦可替尼治疗给予了肯定。主要原因有:1.芦可替尼治疗能快速减轻脾大症状,使骨髓移植成功率提高;2. 芦可替尼能降低MF患者骨髓移植的GvHD发生率。此外,芦可替尼治疗SR-aGvHD/SR-cGvHD也有不错的表现。
新型JAK抑制剂Pacritinib治疗的临床试验
最后,肖教授介绍目前关于新型JAK抑制剂的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Pacritinib(PAC)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型JAK2抑制剂,其研究进展较为迅速,其中它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PERSIST-2研究)入选了本届大会Late-Breaking报告(大会摘要号:LBA-5)。该研究将PAC与包含芦可替尼在内的最佳可及治疗(BAT)进行比较,结果发现PAC在缩脾作用方面优于BAT组。然而,由于研究中出现了颅内出血、心衰、心脏停搏等过多致死事件,Pacritinib的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还有关于新型JAK抑制剂momelotinib、NS-018的临床试验也取得了让人兴奋的前期结果,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总结
在本届ASH会议上,MPN在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上都有许多新进展。特别是治疗方面,JAK抑制剂芦可替尼仍占据热点,其治疗MPN相关MF的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得到了更新,进一步证实了芦可替尼在MF治疗中的突破性地位。
专家简介:
肖志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副所院长,国家教委内科(血液病)重点学科MDS诊疗中心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攻研究方向为髓系肿瘤,特别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新策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