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快讯>正文

2024 CSCO指南会丨刘强教授:制定中国特色诊疗指南,实现乳腺癌患者的全方位健康管理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4/19 11:13:48  浏览量:355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年来,乳腺癌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药与新治疗方案不断涌现,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然而,在治疗手段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临床对指南的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年一度的CSCO指南会到来之际,《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请他介绍乳腺癌的诊疗研究现状及CSCO BC指南特色,并分享其对年轻乳腺癌的诊疗以及乳腺癌液体活检研究的看法和经验。

编者按:近年来,乳腺癌诊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药与新治疗方案不断涌现,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然而,在治疗手段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临床对指南的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年一度的CSCO指南会到来之际,《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请他介绍乳腺癌的诊疗研究现状及CSCO BC指南特色,并分享其对年轻乳腺癌的诊疗以及乳腺癌液体活检研究的看法和经验。

《肿瘤瞭望》:您认为近年来乳腺癌的诊疗研究进展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对指南更新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刘强教授:近年来,乳腺癌诊疗领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新药与新治疗方案层出不穷。特别是抗体偶联药物(ADC)、CDK4/6抑制剂、PI3K/AKT抑制剂以及其他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研究,均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这些药物不仅在晚期患者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有效率和生存期延长,而且正在逐步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提高早期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
 
同时,随着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相关指南的更新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迫切需要将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更新至指南当中,以指导广大中国医生的临床实践,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
 
《肿瘤瞭望》:国际上NCCN、ESMO、ASCO、ABC等权威机构组织都有相应的乳腺癌诊疗指南,您认为CSCO BC指南具有怎样的中国特色?对提高我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有怎样的作用?

刘强教授:CSCO BC指南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乳腺科医生最常参阅的权威指南之一。这一现状与以往相比截然不同。十余年前,我国乳腺科的临床实践几乎完全依赖于欧美指南,缺乏针对中国国情和患者特点的本土化指导。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我国国情与国外存在显著差异,患者的病情特征也各不相同,这使得制定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乳腺癌诊疗指南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药物研发机构和临床医生的共同推动下,相关临床研究不仅在国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科研实力。
 
特别是CSCO BC指南,该指南不仅基于临床有效性和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级推荐,还充分考虑了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这一特色使得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和临床实践。
 
总结而言,近年来的中国乳腺癌临床指南,如CSCO BC指南等更能体现中国患者的实际需求,贴近中国的临床实践,其中不乏中国原研的创新药物及临床治疗方案。指南推荐均基于中国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更符合中国患者群体的健康需求。
 
《肿瘤瞭望》:近年来您特别关注年轻乳腺癌的诊疗以及乳腺癌液体活检的临床转化和应用,能否分享一下您和研究团队在中国乳腺癌诊疗实践中的探索经验?

刘强教授:中国乳腺癌患者群体具有许多特征,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年轻患者比例较高。例如,我在上个月接诊了一位年仅20岁的乳腺癌患者,这令人深感惋惜。相比之下,欧美地区的乳腺癌中位发病年龄多在62~64岁,而中国则提前至45~49岁。因此,中国35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比例相对较高,这一人群在欧美地区较为少见,相关研究也相对匮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乳腺癌患者数量居全球首位,每年新增病例超过40万。其中,年轻患者占比颇多,据统计每年40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可达5万以上。此外,肿瘤年轻化趋势不仅限于乳腺肿瘤,其背后的原因涉及遗传、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到年轻乳腺癌患者数量的增加,还需要了解这一患者群体不同的治疗需求。
 
在既往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时,医生的主要目标是治愈疾病。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患者和社会对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治愈疾病,我们更希望患者能够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
 
近年来,以乳腺癌为例,患者对保乳手术的需求日益增加。治愈疾病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我们还要在长期生存的基础上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对于女性乳腺癌患者而言,若能安全、健康地保留乳房,自然应当优先考虑,这对患者未来几十年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数月前,我接诊了一位70岁左右的双侧乳腺癌患者。原本我考虑为她进行乳房切除术以避免放疗,但患者坚决要求进行保乳治疗,并且明确表示正是为了寻求保乳治疗才专程来咨询我的专业意见。经过精细的手术操作,我们成功保留了患者的双侧乳房,而且双侧都只有小小的切口,患者恢复很快,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她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保乳治疗对于提升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年轻患者,乳腺癌的治愈率较高,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大。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疾病的治愈,更要长远地考虑患者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不能因为患病时患者对于肿瘤的过度恐惧就过度治疗,这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两年前,我有幸在年轻女性乳腺癌(BCY)国际共识会议上应邀发表演讲,主要探讨了乳腺癌患者康复后重返工作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这一议题至关重要,因为30~40岁的患者属于社会的中坚力量,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当中,这一群体都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如果她们能够恢复身心健康,并重新发挥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价值,这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年轻乳腺癌领域的关注点并不仅仅局限于疾病的治愈,而是从遗传因素、内分泌治疗需求、生育需求以及妇科健康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我们致力于通过各种先进和综合的医疗手段,尽可能让患者恢复全面的健康,从而能够更高质量地生活。这也是年轻乳腺癌领域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肿瘤的液体活检逐渐进入了临床视野。尽管其价格昂贵且缺乏统一标准,尚未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但我们已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我认为,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液体活检技术将得到普及。因为我们可以在近年来的国际大会(如St.Gallen会议)当中看到,关于液体活检的讨论日益增多,而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一未来发展趋势。
 
举例来说,最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一项研究,报道了液体活检技术在早期结肠癌检出中的应用效果,其灵敏度高达80%,未来或许能够取代结直肠镜。对于经历过结直肠镜检查的患者而言,其过程中的肠道准备及麻醉等所带来的不便与痛苦不言而喻,而液体活检仅需简单的抽血即可完成,且不仅限于结直肠癌,全身的肿瘤都可能通过血液检测得以反映,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在乳腺癌领域,我们也对液体活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20年,我们发表在《JCO精准肿瘤学》(JCO Precision Oncology)上的一篇文章,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评为该杂志上当年最具影响力的五篇文章之一。该文章报告了液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中预测系统治疗疗效及长期预后的潜力。从最初的40多例研究,至今我们已积累了数百例患者的数据。近期我们已撰写完成第二篇文章,正在进行投稿。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部分早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主要局限于局部,对于这部分患者,过度的系统治疗可能是不必要的。通过循环肿瘤DNA(ctDNA)的筛查,我们可以识别出这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在我们的数据中,部分患者在系统治疗前ctDNA即为阴性,同时,这部分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复发率极低,治愈率非常高,这与去年发表的I-SPY 2研究结果也是一样的。因此,我们正在设计降级治疗的临床研究,以期安全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体而言,ctDNA液体活检是未来肿瘤诊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并降低治疗成本。我们的目标是全面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从而真正迈入精准治疗的时代。这是我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刘强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主任
逸仙乳腺肿瘤医院执行副院长、乳腺肿瘤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
ESO-ESMO年轻乳腺癌国际共识专家组成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和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副总编辑
新加坡国立大学外科博士,回国前任哈佛大学Dana Farber癌症中心讲师
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多项国自然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重点课题,率先开展液体活检和免疫联合治疗在乳腺癌的应用,并发起和制定中国首部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0年获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擅长乳腺癌的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尤其高难度保乳手术、年轻乳腺癌和三阴乳腺癌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