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瞭望:当地时间2017年6月2~6日,第53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17 ASCO)年会在芝加哥盛大召开。ASCO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临床肿瘤学盛会之一,每年都吸引全球超过30000名肿瘤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6月5日会议期间,《肿瘤瞭望》特别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颖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宋玉华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惠平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饶南燕教授、包头市肿瘤医院张培礼教授,五位专家分别从PARP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抗HER2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方面分享了本届ASCO的热点研究。
PARP抑制剂获得重要进展
OlympiAD研究显示,对于HER2阴性、携带胚系BRCA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mBC),与“医生选择”的标准化疗相比,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治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延长(7.0个月 vs 4.2个月),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2%。从至第二次疾病进展的时间来看,奥拉帕利组也比化疗组长(HR=0.57)。从客观缓解率来看,Olaparib组达到59.9%,远高于化疗组的28.8%。
PARP抑制剂首先在携带胚系BRCA1/2突变的卵巢癌中取得突破,这是其首次在具有相同基因突变特征的晚期乳腺癌中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望改变临床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奥拉帕利在激素受体(HR)阳性的患者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力,而BRCA突变能否成为不同肿瘤的共同治疗靶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考虑到OlympiAD研究样本量较小及中国人群胚系BRCA1/2突变发生率较低,临床中需要筛选出真正能够获益的患者。
在另一项PARP抑制剂Veliparib作为新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Ⅲ期研究中(Abstract 520),Veliparib加入[卡铂+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并未增加患者pCR率。在Ⅱ期研究ABRAZO中(Abstract 1007),对于携带晚期BRCA1/2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PARP抑制剂Talazoparib在铂类或多细胞毒联合化疗之后应用,客观缓解率30%左右,未来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
APHINITY研究领衔抗HER2治疗
APHINITY研究是本届ASCO上HER2阳性乳腺癌领域最为重要的进展之一,其首次证实辅助双靶向治疗抗HER2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相较于对照组,双靶向联合化疗的复发/死亡风险下降19%。估算的3年无病生存率(iDFS)在帕妥珠单抗组为94.1%,优于安慰剂组的93.2%。4年iDFS在帕妥珠单抗和安慰剂组分别为92.3%和90.6%。
在曲妥珠单抗治疗下,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预后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增加帕妥珠单抗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这对辅助治疗来说实属不易。
今年ASCO上也报道了Ⅱ期APT研究的7年随访结果。总体来看,对于HER2阳性、淋巴结阴性的小肿瘤(<3cm)乳腺癌,在保证曲妥珠单抗标准治疗基础上给化疗做“减法”,仅用单药紫杉醇是可行的。患者7年DFS率达到93.3%,其中HR+亚组达到94.6%,HR-亚组也达到90.7%。
免疫治疗现曙光
乳腺癌免疫治疗方面,今年ASCO也有2个值得关注的研究公布。在经典的乳腺癌临床研究I-SPY 2中,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联合标准新辅助方案治疗高危乳腺癌,可使三阴性患者的术前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达到40%以上,HR+/HER–患者pCR也有明显提升。
以PD-1/L1抑制剂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瘤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比如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癌、肾细胞癌等。近期也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存在微卫星不稳定(MSI-H)和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的实体瘤。
而在KEYNOTE-086研究队列A中,Pembrolizumab治疗经治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结果略微让人遗憾。中位随访10.9个月,不考虑PD-L1表达状态,晚期三阴性患者经Pembrolizumab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仅为5%(共170例入组),疾病控制率仅为8%,中位持续缓解时间6.3个月。
KEYNOTE-086研究显示,免疫治疗晚期三阴患者微弱的临床获益并不依赖于PD-L1表达,提示未来还要探索更有效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另一方面,如果恶性肿瘤患者可以从免疫治疗中得到缓解,一般缓解的时间会很长,因此要客观看待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价值。